沒有人可以否認投資績效的重要性,但大多數人對於自己本身的投資績效可能只是一個概略數字,不是非常嚴僅,而且大多數時候這個自己認知的績效都會遠遠偏離實際數字。所以一般比較嚴僅的投資者,本身都會有一份投資管理的工具 (大部份都是 excel),有進出買賣時就會在自己的管理工具中記錄,以便於統計。
個人在看績效時最大的問題
底下就幾個面向提出討論:
- 只看單一標的,不看投資組合
這是一般散戶最大的問題。由於沒有投資組合的概念,往往只看單一個股標的,單一標的的漲跌大概就是自己認為的績效。這一種情況對於只持有少數一兩檔標的或許還可以,但一般大多數會做投資的人都不太可能只擁有一兩檔個股。而且這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間題,就是如前所述述的記憶偏差問題。大多數人都只會記得賺錢的部位,對於賠錢的部位多只是輕輕帶過,所以在心理自行計算總投資報酬率時往往會較實際報酬率偏高許多。
- 只看分子 (報酬),不看分母 (本金)
這也是一個讓個人認知的報酬率較實際報酬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我們都知道報酬率=報酬/本金,這裡所謂的分子指的就是報酬,分母指的就是本金。投資本金是有機會成本的,它是您全部可以運用的資金,而不單只是購買單一標的所需的本金。當它還有未投入市場的部份是要一併計算入報酬率的本金部份,想進一步了解可參閱投資報酬率一文。
- 沒有績效目標
一般衡量績效有兩種指標:一是相對報酬(Relative Return),另一是絕對報酬(Absolute Return)。相對報酬指的是和大盤指標相比。例如您可以把您投資組合的績效和 S&P500 指數的績效相比較,在這種情況下,您的參考指標(Benchmark)就是S&P500。參考指標的選擇因個人的風險承受度而異,而且也可以是混合組成的方式,這一部份可參考績效評估一文。
另一種績效衡量的方式,絕對報酬,是一般避鐱基金(Hedge Fund)常用的方法。它並不考慮整個大盤是牛市或熊市,它只在乎一定期間內的報酬率,例如每年要有10%或20%的報酬。或者每月1%的報酬。
通常絕對報酬的績效衡量方式,投資者或基金經理人都是以主動式的方式在操作。一般被動式的操作方式還是會選用相對報酬的方式來抨量投資績效。另外一提的是,除了避險基金外,目前大部分的基金也都是以相對指標來評量投資績效。
- 只看報酬,不看風險
這裡所謂的風險就是統計上所用的波動(Volatility)或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不過習慣上多還是使用波動,雖然它和標準差有相近的意義。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這裡,有附excel幫讀者了解。您也可以使用 EZFine 理財軟體,它的績效管理有提供年化波動供您參考。
報酬和風險是想對的,波動愈大,雖然有機會取得更大的報酬,但也表示在熊市時您會承受較大的損失。只看報酬而不看風險會讓您在資產配置時犯下很大的錯誤。這一部份我會再以另一篇文章來闡述。
所以當您在和朋友分享投資經驗時,若聴到他說投資報酬率有10%或20%時,試著想想他在計算報酬率時是否有犯了上述那些錯誤。
績效應看那些項目
那在看績效時,除了單一投資標的的總報酬率外(這也是一般人唯一看的項目),還要看那些項目?以下提出一些供大家參考:
- 指標績效(Benchmark)
無論是相對報酬或絕對報酬,績效都要比較才有意義。絕對報酬比較簡單,看您的目標是每年或每月,直接和上述的短/長期績效比較就可以了。但相對報酬就比較複雜一點,必須再另外計算參考指標的短期及長期績效才能使用。
- 短期績效及長績績效
長期績效看的就是年化報酬率,區間則可以看過去一年、三年、五年或十年等。短期績效則看的是過去一天、五天、十天及一個月的績效,另外也會看過去一年每月的投資報酬率。一般券商不太會提供您這些數據,尤其是整個投資組合的績效更是不可能。但算這些數字又是很繁雜的事,而且還要連結個股的收盤價格,所以一般都會自行先設計 Excel 的表格(就我所知不太會有人提供免費的),或者由自行購買的軟體提供。若讀者有興趣可參考EZFine 的績效管理。
當您有了這長短期的績效之後,就能和前述您自己所定義的參考指標相互比較。有了比較才會有機會再修正及改善,也比較容易知到那裡出錯了。績效好壞只有您自己最為清楚,能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績效是改善績效的第一步。
- 波動與最大跌幅(Maximum Drawdown)
在過去大家都不太注意最大跌幅這個指標,因為多數人多以為股市下跌的幅度會維持在一可忍受範圍。但自從2008年金融海潚發生後大家才注意到下跌50%是有可能會發生的。例如 S&P500 在過去10年的年化波動約25%,看起來很高但似乎還在忍受範圍內(對於風險係數高的人)。但2008金融海潚的最大跌幅超過50%,是波動率的兩倍;也就是說,若您的總投資額是100萬,當跌到75萬時您可能還能忍受(只是心會很痛),但若跌到剩不到50萬時,您可能連晚上都睡不著覺。所以您的指醥系統除了波動率以外,也能加入最大跌幅這一項。
- 交易記錄
人不可能不會犯錯,尤其在投資市場上犯錯是必須的學習過程。但重點就在於犯錯後是否能學到經驗。忠實的把每一筆交易記錄記下來,事後才有機會回顧。這一部份每家券商都會有提供,但若這一部份能和您的績效系統整合在一起,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您有多家券商時,查詢上會相當費時費力。
績效管理工具是成功投資者必備的基本工具之一,這裡所謂成功投資者並非單指那些擁有龐大資金或專以投資為本業的人,一般利用投資在做個人退休規劃的都是。這一份工是不可少的,若您還沒有,是要先停下來想想的時候了。